1969年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视察张掖,一幕关于传统服饰的尴尬往事

张掖 更新于:2025-07-23 06:52
  • 河洛1151
    1969年,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视察张掖时,发现当地女人不穿裤子,村干部尴尬道:“这是我们本地风俗。”

    这是之前夏天发生的事,现在想起来依然让人心里不是滋味。刚当上兰州军区司令没几天的皮定均将军,第一站调研就到了甘肃张掖,本想看看百姓日子过得好不好,结果眼前的光景,真是破败得让人揪心。村里的土房破得不成样子,土墙东倒西歪,屋顶的瓦片稀稀拉拉,挂在墙边上的锄头、耙子,早就锈得不成样子了。这哪像是新中国二十年后农村该有的样子?

    正走着,突然看到路边一户人家门口,站着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,瘦骨嶙峋,身上竟然什么也没穿,就这么光溜溜地站在太阳底下!皮司令当时就被震住了,这太不像话了!他赶紧把当地带路的村干部喊过来,指着问:“这怎么回事?一个小姑娘这样站在外面,怎么没人管管?”村干部支支吾吾,脸涨得通红,半天挤出一句:司令,这闺女脑子有点毛病。”这话听着就不对劲,皮司令是打过硬仗的人,啥场面没见过?他一眼就看穿了村干部在打马虎眼,心里一沉,知道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。

    他没当场发作,忍着气,示意身边的警卫员脱件外套给小姑娘披上。然后沉着脸,抬脚往村里一户看着还像个样的人家走去。这一进门不要紧,炕上盘腿坐着几个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,看到有人进来,也没人起身招呼,更让人无法相信的是,她们腿上竟然都光着!没有一个穿裤子的!皮司令脸色铁青,猛地转身,冲着跟在后头的村干部怒喝一声:“让战士们出去!关上门!”门一关,屋里就剩下几个不知所措的妇女和那村干部,皮司令的怒火再也压不住了:“混账!这是怎么回事?!她们为什么不穿裤子?你当干部的,看着就不痛心吗?!”村干部被吼得一哆嗦,低着头还试图狡辩:“首长,这是我们这地方的老风俗” “放屁!”皮司令怒极反笑,“你家的女人有没有这个风俗?啊?”一句话堵得那干部哑口无言,脸上一阵红一阵白。

    回到驻地,皮司令气得晚饭都没吃,立刻叫上夫人,把家里带来的新旧衣裳裤子翻箱倒柜找出来,自己掏腰包又买了不少,马不停蹄派人赶紧送到了张掖那个村。这事情太蹊跷了,皮司令断定绝不是啥所谓的“风俗”,他咽不下这口气,暗地里悄悄派人查个究竟。

    结果一查,事情就明明白白了。村上大部分房子破破烂烂,饿得面黄肌瘦的村民一家挤在一铺小炕上,可有几户人家的房子那是格外显眼,砖墙瓦顶,齐齐整整,那是谁家?全是几个村干部的“官邸”!再往下深挖,真相更是让人气得拍桌子,原来国家这些年一直都有专门针对农村的补贴,粮食、油、布匹,啥都拨!可这些救济物资和专项资金,从省里拨到县里、再到公社、最后到村子,层层下来,大部分都被那几个“土皇帝”一样的村干部给截留了,悄悄装进了自家腰包、填满了自家粮仓,真正的穷苦百姓见都没见过,压根不知道国家还发过这些东西!老百姓穷得连裤子都穿不上,这帮蛀虫倒是吃得肥头大耳、穿得人五人六、住得跟阔老爷似的!

    当了解真相的报告放到皮司令案头,他气得手都在发抖。咱们共产党的干部,从根子上讲,就是给老百姓做事的!是要把群众的死活时刻放在心上,解决他们的难处!张掖这几个干部的行为,哪还有一点点党员的样子?哪还配当干部,简直是喝群众血的豺狼!皮司令没有丝毫犹豫,雷厉风行,第一时间将张掖的严重情况直接向中央作了详细汇报,并以军区名义下令:立刻撤掉这几个贪腐村干部的职!按法律程序严办!所有被他们私吞贪污的救命物资和补贴款,必须一个子不少地全追回来,用到村子该用的地方,该修房子修房子,该发粮食发粮食!

    在皮司令的直接关心和督促下,张掖这个村的状况很快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老百姓总算吃得饱饭、穿得上裤子上街了。但皮司令一点也没觉得轻松。张掖一个村子是这样,那其他地方呢?会不会也是藏着掖着,阳光照不到,同样有蛀虫在啃食国家的根基?他深知,这种贪污腐败的歪风邪气,就像屋子里的蛀虫,你不把它挖出来弄死,时间越长,烂得越快,后果越严重!张掖这个口子一撕开,皮司令更坚定了决心,他在兰州军区大力推动对基层干部作风的整顿清查,并向中央强烈建议:这种问题绝不是个例,要举一反三,全国摸排!

    中央高度重视皮定均将军反映的情况和提出的建议,很快,一场规模更大、范围更广的反腐肃贪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广袤的农村地区展开。之后有的撤职查办,有的被送上法庭吃官司蹲了大牢。

    人们都说,你把老百姓装在心里,老百姓就会把你高高举起,皮定均将军心里始终装着最穷苦的人的眼睛,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“人民公仆”。

    看看过去,想想现在,感触更深。要不是当年像皮司令这样敢于较真、敢于碰硬的干部站出来,拍桌子较真章,真不知有多少“蛀虫”还能逍遥法外祸害百姓,又耽误多少像张掖百姓那样的翻身日子。皮老司令那股嫉恶如仇的劲儿,那股对普通老百姓刻在骨子里的真情实感,还有他那种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革命担当,正是我们今天尤其不能忘、不能丢的根基和底色啊!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