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为破解行动不便老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“学法难、维权难”的问题,近日,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司法局组建的“老枣树下的普法小分队”再度行动。这支由司法局工作人员、法律志愿者、社区网格员组成的队伍,以当地标志性的老枣树为精神符号,携“普法大礼包”穿梭于乡村巷陌,将法治关怀送进特殊群体家中,让法律知识在烟火气中落地生根,温暖人心。
清晨,小分队从县司法局集结出发,随身携带的“普法大礼包”经过精心筹备:既有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《送法进家庭》《生老病死》等贴合群众生活的普法手册,帮助特殊群体读懂法律权益;也有印着普法、公证元素的便笺纸、抽纸、帆布包等实用物品,方便老人随时查阅信息、寻求帮助。每到一户,工作人员并非直接宣讲,而是先与老人拉家常,了解其生活近况,精准掌握其潜在的法律需求后,再开展针对性讲解,让服务更接地气。
在独居老人张大爷家中,一场“定制化”普法宣讲温情展开。工作人员围坐在沙发上,用老人熟悉的方言,还原近期发生的“保健品诈骗”典型案例:从骗子以“免费体检”吸引老人参与,到用“专家讲座”夸大产品功效,再到诱导老人高价购买无效保健品的完整套路,逐一拆解其中陷阱。同时,反复叮嘱“不轻信、不转账、多核实”的防骗口诀,帮助老人筑牢心理防线。考虑到老人易受骚扰电话困扰,工作人员手把手教其设置手机骚扰拦截功能,并协助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,用实操筑牢“数字防护墙”。
此次“送法进家庭”活动,打破了传统普法“单向灌输”的模式。活动现场,老人们不再是被动倾听者,而是主动提出关于财产继承、子女赡养、防骗防诈等实际问题,工作人员则用通俗直白的语言逐一解答,将法律条款转化为“听得懂、用得上”的生活指引。在温馨热烈的互动氛围中,让法律知识不仅从“纸面”走进特殊群体生活,更拉近了公共法律服务与群众的距离,搭建起信任的桥梁。
“特殊群众的法治需求,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方向。”临泽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后续将把此类“入户普法”活动纳入常态化工作体系,根据不同群体需求优化“普法大礼包”内容,让法律知识持续融入群众日常生活,真正成为守护特殊群体权益的“坚实盾牌”。(张掖市临泽县司法局供稿)
举报